□ 李文铭
在生活的快节奏里,我们总是行色匆匆,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不断向前。然而,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、一些地方,如同缓冲区一般,让我们得以稍作停歇,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,而对我来说,那个缓冲区便是老家的那片小院子。
我是在老家的院子里长大的。那是一个不大却充满生机的院子,四周用矮矮的土墙围着,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,到了夏天,还会开出星星点点的小花。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,它的枝干粗壮而有力,像一把巨大的绿伞,撑起了院子里的一片天空。树下,是一张已经有些斑驳的石桌和几个石凳,那是爷爷亲手打造的,平日里,一家人就围坐在这儿吃饭、聊天。
那时候,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回家,扔下书包,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。我会先去看看墙角的那几株月季花,有没有新的花苞冒出来。然后,再跑到老槐树下,搬来一个小凳子,坐在那儿看爷爷摆弄他的那些花花草草。爷爷是个极爱侍弄花草的人,院子里的每一株植物,都倾注了他的心血。他会一边给花儿浇水,一边给我讲着各种花草的习性,什么月季要多晒太阳才能开得鲜艳,吊兰不能浇太多水之类的。而我,就似懂非懂地点着头,眼睛却盯着那些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水珠的花瓣,觉得它们美极了。
在这个院子里,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。夏日的夜晚,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大人们谈论着田里的庄稼,哪家又添了新丁,而我和小伙伴们则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。微风吹过,带来一丝凉爽,也吹得老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,那声音,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。
后来,我渐渐长大,为了读书,离开了老家,来到了城里。城市里的生活是那样忙碌,每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,耳边是车水马龙的嘈杂声,眼前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和闪烁的霓虹灯。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永不停歇的巨大机器之中,只能随着它的节奏不停地转动。学习的压力、生活的琐事,让我渐渐忘记了老家院子里的那份宁静与惬意。
直到有一年暑假,我又回到了老家。当我推开那扇熟悉的院门时,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院子里的一切还是那样亲切,老槐树依然挺拔地站在那儿,只是似乎又粗壮了一些。墙角的月季花依旧开得灿烂,那些藤蔓也还是顺着土墙攀爬着,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。
我缓缓地走进院子,放下行李,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。那一刻,我突然感觉自己回到了一个宁静的港湾,所有在城市里积攒的疲惫和焦虑,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。我静静地坐在那儿,听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,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,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。
在老家的那段日子,我每天早早起床,跟着爷爷去田里看庄稼的长势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看着两边绿油油的稻田,我感受到了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喜悦。回到院子里,我会帮着奶奶择菜、做饭。晚上,我会搬来一张竹床,放在院子里,躺在上面,仰望着星空。无数的星星闪烁着,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。我会一边看着星星,一边回忆着小时候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点点滴滴。那些美好的回忆,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,熠熠生辉。
老家的院子,就像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缓冲区,给了我一个可以停歇的地方,让我能够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,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。在这里,我明白了生活不仅仅是忙碌和追逐,还有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瞬间,那些与家人、与大自然相处的温馨时刻。
从那以后,无论生活有多忙,我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回到老家,回到那个小小的院子里。因为我知道,在那里,有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缓冲区,它能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始终保持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。
(作者单位:青县公安局)